top of page

【白皮書】從高速分析到方法論導入,設計階段就是決勝點:SI/PI/EMI 一次掌握


在高速電子產品日益普及的今天,每一次 PCB 設計的改版不只延後時程,更可能拉高成本、壓縮驗證時間,甚至導致產品失敗。但你是否曾思考過:這些「高速問題」真的無法避免嗎?

事實上,根據業界實踐經驗,如果能在設計初期導入高速分析(SI/PI/EMI)與驗證方法論,許多與高速相關的錯誤其實可以在進入 layout 前就被捕捉,進一步減少設計反覆與無謂的改版。

HyperLynx:將高速分析主動整合到設計流程中

HyperLynx 是 Siemens 為應對高速設計挑戰所打造的一套分析與驗證平台,涵蓋訊號完整性(SI)、電源完整性(PI)、以及 EMI/EMC 模擬,能協助設計工程師在設計流程早期就辨識出潛在風險。

不論是為了解決邊緣速率過快造成的反射與串擾,或是追蹤電源分佈網絡(PDN)中的噪聲干擾,HyperLynx 皆能提供視覺化的分析與指導建議,協助工程師更精準地做出關鍵設計決策。

例如:

  • 分析高速訊號走線的阻抗不連續問題

  • 模擬不同負載與供電條件下的 PI 穩定性

  • 評估可能導致 EMI 超標的結構或佈線方式

降低設計風險的關鍵:從工具導入到方法論落地

僅有工具還不夠,真正能讓高速設計「一次就對」的關鍵,在於是否能建立一套可重複、可擴展的驗證流程。這也正是 HyperLynx 專業服務的核心價值——透過實務諮詢、流程最佳化與方法論導入,協助設計團隊:

  • 建立適用自身產品類型的高速分析流程

  • 整合原理圖到 PCB layout 各階段的驗證邏輯

  • 導入自動化分析與設計修正回饋機制

當這些實踐變成日常工作的一部分,原本難以預測的高速風險將變得清晰可控,甚至能提前規劃出因應策略。

提前導入驗證機制:設計初期就是關鍵決勝點

與其在設計完成後才進行 patch 式補救,不如一開始就把高速驗證納入設計邏輯中。這種「Shift-Left」的思維,正是高速 PCB 設計成功的核心。

唯有讓驗證更早開始、讓設計與製造知識整合得更深入,才能真正降低改版率、提升可靠度,讓產品順利「一次就做好」。


想深入了解如何打造高速設計流程的成功方程式?

歡迎下載完整白皮書:👉 點我下載 白皮書

Comments


Enlight Technology ©

300195 新竹市東區光復路二段295號7樓之3

7F.-3, No. 295, Sec. 2, Guangfu Rd.,

East Dist., Hsinchu City 300195, Taiwan

T +886-3-602-7403
F +886-3-563-0016

​E sales@enlight-tec.com

Siemens EDA Solution Partner
  • Facebook
  • LinkedIn
  • YouTube

©2025 Enlight Technology Co., Ltd. All Rights Reserved
未經我們事前書面同意,任何人皆不得將本網站上刊登之著作,以任何方式進行利用,如有侵害我們的權益,我們將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。
法律顧問:誠創法律事務所

bottom of page